暑期渐深,水边隐患暗藏。为织密基层安全防护网,提升群众防溺水警觉性,7月4日,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智能制造学院“智青年”社会实践队走进乐平市乐港镇港口社区与龙会洲村,开展防溺水知识宣讲、送防溺水知识入户,并调研当地古建保护情况,让青春力量在安全守护与文化感知中双向生长。
入户宣传:把安全叮嘱送到家门口
在社区负责人洪波的带领下,队员们走进村民院落。“小朋友,你看这张图,没有大人陪,河边可不能去哦。”他们蹲下身,把防溺水手册递到孩子手里,指着“六不准”漫画逐字讲解;同时向家长们宣传防溺水知识的重要性,“暑期孩子爱往外跑,靠近塘边、河沿可得多留意,这是我们整理的应急救援步骤,您收着”。入户宣传过程中,“你们来得太及时!”港口社区的奶奶攥着队员的手直念叨,“我家小孙子总爱往河边疯跑,你们讲的这些,我得天天跟他念叨”。手册上的红笔标注、院门口的贴心提醒,正把“防溺于未然”的意识种进村民心里。
专题宣讲:将安全知识普及人心田
实践队员详细讲解《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的若干措施》的三大特点:责任更明确、措施更精准、联防更严密。结合文件中的具体举措,向参与活动的家长深入剖析溺水的严重危害,强调其突发性和致命性。重点介绍实用的预防措施,如孩子外出“四知”(知去向、知同伴、知内容、知归时)、教育孩子牢记“六不”等,特别是对开放水域的监管要求。同时传授了自救与互救的正确方法,避免盲目施救导致更大悲剧。提醒大家,作为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日常看护和教育,坚决杜绝溺水事故的发生,共同守护孩子们的生命安全。
古建探访:读懂古建里的乡土根脉
穿过条条小巷,实践队与当地的百年古建“对话”。龙会洲村的清代古戏台前,队员们看到戏台柱础上的缠枝纹里,还藏着旧时村民聚在这里看戏、议事的热闹记忆。“这戏台不单是看戏的地儿,以前防汛议事、红白喜事都在这儿办,是村里的‘文化心脏’呢”。负责人的话让队员们恍然,古建里藏着的不止村落的烟火人间,还有延续未断的文化底蕴。
青春感悟:安全守护与文化传承皆是责任
这次实践让大家懂得青春力量既要化作守护安全的铠甲,把防溺水知识讲进千家万户,用细致叮嘱筑牢暑期防线;也要成为传承文化的火种,从百年古建中读懂乡土智慧,带着这份认知在专业领域深耕,未来用更扎实的学识反哺基层。队员们深知,这场实践不是终点,而是起点。
作者:杨萍、江芳、王怡杰、卓庆才、熊雨婷、邓禹心、谢蒙、李俊梅、许静怡、毛淳
来源: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暑期智青年社会实践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