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宜春中学高三(39)班李君德  指导老师夏侯雪

每一位伟大的作家都会在作品中铺陈精妙的伏笔,让结尾的震撼既在情理之中,又在意料之外。这恰似我们的人生——若想抵达理想的彼岸,何尝不需要学会“蓄势”,用日积月累的沉淀为最终的飞跃筑牢根基?对正奋战高考的我们而言,“蓄势”更是破解备考焦虑、实现学业突破的关键密钥。

“蓄势”非虚功,当以敬畏心待之

当下社会,“速成”“捷径”的浮躁风气时常裹挟人心,不少同学盼着“考前刷几套卷就能提分”,却忘了任何成功都需厚积薄发。罗马城的大理石廊柱,不是一夜浇筑而成;伦敦港的商船云集,不是一日商贸兴起——它们都是先民在岁月中积累资本、打磨技艺的成果。创业的青年若未在市场中摸爬滚打,摸清行业规律、积累人脉经验,贸然启航只会触礁碰壁。这对我们高考学子何尝不是警示?课本里的公式定理、古诗文的意蕴内涵、作文素材的积累运用,都是备考路上的“资本”,唯有日常点滴钻研、反复巩固,才能在考场上应对自如;若只靠临时抱佛脚,如同无基之楼、无源之水,终究难以长久。

“蓄势”贵在稳,当以踏实步践之

“蓄势”的精髓在“蓄”,如同春苗扎根土壤,需耐住性子、稳步生长,急不得半分。《西游记》中,唐僧师徒西天取经,明明孙悟空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,为何非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?佛祖早道破关键:不经磨难,怎知人间疾苦、悟透佛法真谛?没有途中的降妖除魔、心性磨砺,即便取到真经,也无法真正理解其济世意义。我们学语文的经历正是如此——曾追问老师“有没有快速提分技巧”,老师笑着摇头:“语文是慢功夫,字词句段的积累、阅读感悟的深化、写作思路的打磨,都要靠日复一日的坚持。”就像练字需从横平竖直练起,阅读需从读懂文意到品悟情感,唯有一步一个脚印筑牢基础,才能让知识储备转化为解题能力,让“蓄”的能量真正成为“势”的底气。

“蓄势”为迸发,当以机遇力成之

我们积蓄力量,终究是为了实现理想的飞跃。楚地有神鸟,三年不鸣,鸣则惊人;三年不飞,飞则冲天。但“不鸣不飞”不是沉寂,而是默默蓄力;若只守着“蓄势”而不主动出击,便会沦为“守株待兔”的被动者。对高考学子来说,日常的刷题、整理错题、总结方法,都是在“蓄势”;而模考的检验、课堂的互动、考前的查漏补缺,便是将“势”转化为实力的契机。我们要紧扣时代对青年的期许,结合自身学科优势与薄弱环节,在备考中找准发力点——比如数学多攻克中档题、英语强化作文模板、语文积累时政素材,让积累的能量在考场上精准释放,方能如神鸟般冲破云霄,抵达理想的彼岸。

“蓄势”如酿春酒,需时光沉淀酒香;“储能”似铸利剑,需千锤百炼锋芒。对我们高考学子而言,每一次早读的背诵、每一次深夜的演算、每一次错题的订正,都是在为理想蓄势。愿我们以敬畏之心待“蓄势”,以踏实之步践“蓄势”,以机遇之力成“蓄势”,最终在六月的考场上,凭厚积之力,圆理想之梦,飞越属于自己的人生之巅。

By admin